唐由之的故事—与毛主席以诗会友,金针一拨日当空( 三 )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充满着爱国英雄的悲壮情怀 , 也饱含着大丈夫视死如归的气概 。 毛主席平时喜欢这首词 , 专门安排张玉凤找来在手术中间播放的 。 由于毛主席非常配合 , 唐由之心无旁骛 , 手术仅有几分钟就顺利完成 。 当听唐由之说手术已经做完之后 , 毛主席打趣说 , “我还以为没有开始做呢!”深夜一点多 , 唐由之听到毛主席醒来 , 急忙来到他身边 。 毛主席请张玉凤拿来纸 , 两个眼睛还包着纱布 , 就盲写了鲁迅先生的诗作:“岂有豪情似旧时 , 花开花落两由之 。 何期泪洒江南雨 , 又为斯民哭健儿 。 ”并亲手赠给唐由之 。 诗中的“由之”二字正是唐由之的名字 , 这一方面是对唐由之为自己做手术的致谢 , 一方面算是对唐由之“以诗会友”的回馈 。 毛主席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 他的六位亲人为了革命而牺牲 , 唐由之先生怎能不为之动容?而毛主席对中医药事业的全力支持 , 给了唐由之先生事业上的生命 , 他又怎能不将毛主席引为知己而尽心尽力救治呢?更何况 , 正是全国人民衷心热爱的人民领袖毛主席 。
 
之后 , 唐由之尽心尽力地负责毛主席的术后恢复 , 几乎寸步不离地在毛主席身边待了三个月 , 与毛主席产生了一段特别的情谊 , 并为我们留一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回忆 。 有一天 , 唐由之在毛主席书房里陪他看书 , 忽然听到毛主席大哭起来 , 哭得浑身颤抖 , 哭得白发抖动 , 哭得满脸泪水 , 哭得泣不成声 。 唐由之赶忙制止 , “主席 , 你不能哭 , 千万不能哭 。 手术眼睛要哭坏的!”这一次 , 毛主席哭了好长时间才平静下来 。 毛主席为何会如此伤心?唐由之发现毛主席原来是读到了南宋爱国诗人陈亮的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 ,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 ,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 一水横陈 , 连岗三面 , 做出争雄势 。 六朝何事 , 只成门户私计?”“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最后一句 , 无疑牵出了毛主席的无限感慨;毛主席所担心的是 , 他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只为“门户私计” , 他死后 , 有些人会不会不顾老百姓死活呢?
 
而关于毛主席给唐由之盲写增诗“岂有豪情似旧时 , 花开花落两由之”还有一段故事 。 那是唐由之刚刚见到毛主席的1975年春 , 毛主席看着唐由之 , 反复念着他的名字“由之 , 由之” , 毛主席风趣地问 , “你的名字是出自《论语》的‘民可使由之 , 不可使知之’吧?”唐大夫笑着点点头 。 毛主席继续风趣地说 , “你可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做 , 而要按鲁迅讲的‘由之’去做 。 ”随机吟诵起鲁迅先生的《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 花开花落两由之……”
唐由之谨记毛主席的教诲 , “岂有豪情似旧时 , 花开花落两由之”成了他后面整整半个人生的座右铭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病患之苦 , 他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 运用中医眼科理论辨证论治 , 在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作出了卓越成绩 , 在中医眼科理论方面提出了诸多开创性观点 , 积极提倡和推进中医眼科的现代化 , 使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 继续造福人民 。
 
即便在80年代后 , 唐由之先生已经是无数荣誉加身 , 享誉海内外 , 为多位国内外领导人做过手术 , 但是 , 唐由之先生也从来没有忘本 , 他待患者如亲人 , 不论城乡贵贱 , 活出了一个不计个人利益、敢于担当的人生 , 终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