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力如何应对

目录
第一章:临近高考 考生“压力山大”
第二章:面对高考平稳的心态非常重要
第三章:缓解高考焦虑有技巧
面对高考的学生们经历了10苦读,终于要出现转折了,学生们的心理会紧张 , 焦虑 , 连带着家长也不安,那么,要如何缓解高考焦虑症呢?克服高考焦虑症的技巧有哪些?
临近高考 考生“压力山大”
陈言(化名)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 , 他一直感觉自己离理想中的大学距离并不遥远,但是3个月前的一场疾病打乱了他的计划 。由于这场病他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成绩也由原先的前十名倒退到二十几名 。痊愈之后他“加班加点”,经常熬到凌晨两三时,但是成绩始终“原地踏步” 。陈言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对儿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儿子的成绩退步了这么多,心里着急,因此常常责骂陈言 。多次责骂之后,陈言顶不住压力,感觉“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 于是喝下了家里的一大罐杀虫喷雾剂 。所幸的是,这罐杀虫喷雾剂是过期的 , 毒性不强,经过了洗胃治疗 , 将陈言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
李冰(化名)在高考前的几个月也“状况”多多,不仅常常失眠,而且还经常出现反复的腹痛、腹泻 。由于疼痛剧烈,李冰常常需要在家休养,一个星期顶多就去学校两三天 。这样的情况让她的父母非常焦急,带着她到各大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结果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但这样的“小问题”不会引起身体有如此大的反应,最后医生建议李冰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门诊,李冰进行焦虑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焦虑程度严重 。原来她的腹痛、腹泻是心理焦虑的“表现”,是想借此逃避心理的焦虑 。李冰说,在半年前 , 她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学习成绩一向良好的她居然考了一个“很烂”的分数,这让她很害怕 , 害怕自己对不起父母的期望 , 于是整天心慌不已 。从那次考试之后,她开始出现了腹痛、腹泻的问题 。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儿童门诊心理医生朱锦烨告诉采访人员,每年临近高考时,门诊中因考试焦虑而就诊的人数都会明显增多 。
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 , 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
“出现考试焦虑是正常的,95%以上的考生面对重大考试时都会出现焦虑 。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考试有良好的发挥,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不利于复习和应试,它会降低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也会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 。”朱锦烨说 。
中科院心理所专家曾连续4年跟踪全国200名高考第一名的学生,研究结果显示 , 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 。热情、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良性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效能,提高解题的成功率;而恐惧、悲观失望的负面情绪,则是考试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 , 将直接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
据介绍,考试焦虑会有多种“面孔”,主要表现为:在认知上出现消极的自我或他人评价 , 例如感觉自己很没用或者认为他人看低自己;在生理反应上出现一系列变化,例如心跳加快、食欲减退、尿急感、头痛、失眠,甚至免疫功能下降等;在行为上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 有些考生甚至常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
面对高考平稳的心态非常重要
朱锦烨说,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 , 考生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减压技巧 , 而家长也要学会“放轻松” , 少说多做 。此时,平稳的心态非常重要 。
首先,在这个阶段,考生不要再实行“题海战术”,而是应该结合考试大纲理出知识脉络图 。知识脉络图最好囊括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典型例题等 。通过揣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果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死记硬背片段式的、零碎的考核要点,复习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
其次,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不要再“挑灯夜战” 。因为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 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答题时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能否做到这一点,就看个人生物钟是否规律,在高考时间能否处于最佳思考状态与最佳心理状态 。
假如总是“挑灯夜战”,那么就容易夜里兴奋 , 白天昏昏沉沉,因此,这个阶段要赶紧将生物钟调节回来 。最好在晚上11时入睡,保持充足的睡眠 , 而在白天则有意识地进行大脑皮层兴奋点训练,经常在上午9∶00至11∶30 , 下午15∶00至17∶00进行高强度的(相应科目的)知识技能的分析、考查与再巩固 。
还有,要学会劳逸结合,注意大脑的合理运用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在它的指挥下 , 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变得有条不紊 。由于大脑皮层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某一项工作做久了 , 兴奋性就会减低,如果再持续进行这类工作,那么这些外界的刺激就不会使大脑皮层兴奋 , 甚至会引起抑制 。要使大脑的功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就要让大脑的兴奋区和抑制区经常轮换 。因此 , 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学会放松,让大脑休息,以保持大脑的“活力” 。
缓解高考焦虑有技巧
关于考生
“在这个阶段 , 考生要注意调整焦虑情绪,放松心情 。”朱锦烨说,调整考前焦虑情绪的技巧包括:
【高考压力如何应对】运动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 。广大临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 。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
洗热水澡
每晚睡前洗个热水澡,一则可以消除疲劳,二则人的身体泡在温热的水中,是最放松的状态,有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感觉 , 可以净化心灵 , 更有助于睡眠,有利于第二天的学习 。
听音乐
如果学习感到累、什么也记不住时,不妨听听古典音乐 。舒缓的、空灵的音乐 , 可以稳定情绪 。但注意不要一边学习一边听,还有最好不要听摇滚乐 。
找人倾诉、聊天
要找能理解你的,同时又能给予你指导的乐观之人(如同伴、老师、父母等),说出你内心的焦虑与烦躁 , 合理地宣泄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切忌不要压在心里 。
关于家长
家长也需减压
高考临近,孩子面对压力 , 家长也活得不轻松 。朱锦烨建议说,在应对考前压力这个问题上,家长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先轻松起来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 家长的过分关心只会让他们更紧张或是增加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 。在这种心态下,如果一旦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他们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会有钻牛角尖,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的反应 。
另外 , 当考生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和倒计时阶段 。很多父母焦急地守候在身边 , 希望能够在衣食住行和心理鼓励上为孩子作好后勤服务 。于是,不少人开始为孩子精心打造“高考饮食”、“智力补充剂” 。其实,准备高考期间 , 切忌颠覆既往的饮食习惯,或者额外添加许多之前没有经常食用的“新鲜玩意儿”,最重要的是遵循一条原则:搭配合理 , 安全卫生 , 一日三餐 , 饮食有节 。
总结:面对紧张的高考学会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和老师们要多给予鼓励和帮助,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缓解高考焦虑症秘笈来学习下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