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杜甫绝美的18首诗 杜甫最有名的诗句大全

杜甫最有名的12首诗,读来才知什么是忧国忧民,家国情怀!一起来感悟伟大诗人的心灵世界和济世心胸 。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分享杜甫绝美的18首诗 杜甫最有名的诗句大全】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上元二年(公元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
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小传——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59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心系苍生,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但他仕途不顺,先是因李林甫编排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而导致科举之路不通 。为求做官,他不得不游走于权贵之间,渴望得到他们的引荐,却屡遭失望,凄凉惨淡 。困守长安十年间,他看清了上层统治者以及政府官员的罪恶,战乱动荡,民生疾苦,以致他的人生态度和诗词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以史入诗,大水深流,言丰意远,花繁枝遒,诸体兼工 。因此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后人称作“诗史”,他的诗歌影响深远,为中国古典诗歌以及唐朝社会历史变革发展探究留下了宝贵的素材 。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 。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
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5,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合时宜 。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 。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 。这社会贫富差距太大了,有钱有势的豪门的门前的肉都臭了,而旁边却是冻死饿死的白骨,看着令人心寒呀 。尽管这惹得同辈先生们冷嘲热讽,但我内心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 。
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6,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
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7,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8,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
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9,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 。“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 。
千古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10,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千古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11,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译文: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着了地上的阴气吧 。两度菊开,自己仍然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渐渐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
千古名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12,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本诗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八月写于长安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
千古名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13,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译文: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千古名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14,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很多后世诗歌学者认为,杜甫的这首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无论从才情还是结构上,都不输李太白 。
千古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15,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在这正是落花的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
1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
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 。宝应元年(公元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 。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
千古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18,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千古名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结语——
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士大夫,一直都有心系苍生,造福一方为己任的英雄情结,从杜甫的一生,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缩影,即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情怀和济世热情 。
如今,当我们诵读杜甫的诗篇,看不到他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抱怨,留下的只有他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对劳苦大众的仁爱 。就像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因此,后世的人们对杜甫以及杜甫的诗才能感受得更切,体味得更深,因而也就自然而然的把杜甫当做了自己的人生偶像 。正所谓:乱世贫贱不移志,自古儒家多忧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