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茎叶腐烂的原因及防治

碧玉又名椒草,为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 。叶片翠绿,叶形美观,适合小型盆栽 。常用于布置窗台、书案、茶几等处 。变种有斑叶碧玉,叶绿色,带黄白斑块,更为秀丽可观 。有较强的耐荫能力,在明亮的室内可连续摆放3~4个月 。耐干旱,在室内数日不浇水对植株无损害 。茎叶易腐炼其原因为:
1、高温高湿
碧玉的叶子呈革质,能够阻止一部分水分蒸发 。因此,对环境湿度要求不高,但不能适应潮湿环境 。夏季高温高湿不利其生长,轻者叶片出现黑斑,重者腐烂 。碧玉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浇水过多易烂叶,每次浇水宁少勿多,但要经常保持盆土潮湿 。过冬期间盆土可偏干,忌过湿,否则,根茎易腐烂 。花盆应选排水良好的泥瓦盆,外套以塑料盆,不宜大盆栽培 。
2、冬季低温
碧玉类均不耐寒,忌低温,生长适温为25℃左右,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0℃,否则,叶片上出现麻点,进而腐烂 。可全年在室内光亮通风处培育 。冬季要放在向阳的地方,使之接受充足的光照 。
3、冷水浇灌
用冷水浇灌,因水温、土温、气温相差太大,易引起植株生理性萎蔫而导致烂叶,因此,冬季浇水要在中午进行,过凉的自来水要晾晒一二天后再用 。
4、施肥不当
家庭养花施肥五花八门,从麻酱渣、豆饼、蹄片到头发、羽毛、骨骼等 。这些肥料来源方便,也有肥效,但作为室内盆花的主要肥料则有碍卫生,不太相宜 。尤其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上述肥料,极易造成根茎腐烂 。还有入爱把鸡蛋壳扣在花盆里或用剩茶水浇花,以为对花卉生长有利,其实不然;蛋壳内残留的蛋清流入盆土表层,发酵后产生出的热量,会直接灼烧植物根部,还容易诱发病虫害 。残茶水内含有茶碱、咖啡碱和其他生物碱,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起一定的破坏作用 。同时,残茶叶覆盖土壤表面,日久便会发酵霉烂,造成盆内缺氧,对植物生长也不利 。
碧玉一般不追求生长量,对肥分的要求不高,施肥要“宁少勿多” 。可于夏、秋生长季节,适当施入氮、磷、钾混合肥料1~2次 。【碧玉茎叶腐烂的原因及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