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主角”紫薇毛虫害虫防治技术有哪些?


【防治】“主角”紫薇毛虫害虫防治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防治】“主角”紫薇毛虫害虫防治技术有哪些?】1.危害 幼虫危害紫薇 。 低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 留下叶正面表皮, 高龄幼虫常把叶片全部吃 。 受害重的紫藏树, 叶片可被该虫全部吃完 。 贵阳地区8月下旬至io月上旬, 紫感受害最重, 公园内紫颜比街道、厂矿区紫薇受害重o2.形态特征 成虫灰揭色或浅褐色, 体长8.2—11.0毫米, 翅展17—22毫米, 在翅基部、翅前缘和外缘有较大的深褐色斑纹, 后翅浅灰或灰白色 。 卵粒扁圆形, 直径0.4—0.5毫米, 高0.18毫米, 初产时半透叫略带乳茧, 后渐变灰褐、黄褐至孵化前深褐色, 卯壳上有放射状花纹(需用较高倍数放大镜观察 。 ) 。 幼虫褐色, 身体上毛瘤发达, 毛浅灰白色, 体侧毛稍长于体背毛, 胸部有2.对毛簇呈角状前仲, 最长的1对约为体长的一半, 志熟幼虫体长13—16毫米;幼虫胺足4对 。 茧长12—门毫米, 灰白色, 较演, 表面常有一层淡黄褐色第状物;蛹体长8, 9毫米, 黄褐色 。
2.生活习性 在贵阳地区, 一年发生4代 。 每年5月下旬可见卵粒, 6月上旬可见低龄幼虫, 但此间卵和低龄幼虫数量少, 不易发现 。 6月中旬, 叫‘片被害状易见, 但不严重 。 幼虫食饱后常隐藏在林叶团内、吐丝线合的叶片内或树干换皮时裂开的老皮下等;老热幼虫常在缀合的枯叶团、树皮卷简内及其他隐蔽处结薄茧化蛹;通常9月中旬至Io月, 该应虫口达全年最高峰 。 成虫卵散产于叶背脉两侧, 柄附近较多, 每雌产卵42—87粒 。 秋季后以颂越冬 。
3.防治方法
(1)秋末清除树皮下枯枝落和旧树皮并烧毁 。
(2)冬季结合施肥、除草, 钢耕树体周围土壤, 破坏该虫部分越冬场所, 直接或间接杀灭越冬蛹 。
(3)每年6月中、下旬进行预防性防治, 压低8—9月虫口密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