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代表作

老舍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猫城记 。
《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 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 本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 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 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
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部 。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 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 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 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 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老舍的代表作

文章插图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一个起点, 描写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 。 它以作者的故乡北京为背景, 以老张为自己抓钱而不惜采取恶劣手段拆散李应、王德两对恋人的情节为主线, 集中批判了信奉“钱为本位而三位一体”市侩哲学的老张, 重点展示了小市民生活的不同侧面, 揭示了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对国民的严重侵蚀 。
在《猫城记》中, 老舍先生的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展露无疑 。 老舍先生是京味小说的先驱与代表, 但在《猫城记》这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用过多的北京方言编制形象 。 一方面这与上文提到的小说特殊背景有关,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作者蓄意尝试着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 。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字舍予, 笔名老舍, 满族正红旗人, 本名舒庆春, 生于北京,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短篇小说《赶集》等 。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 朴实无华, 幽默诙谐, 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 雅俗共赏 。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 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老舍作品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 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 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 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 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
《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原本是为配合时事和政策宣传而创作的戏剧, 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 。
《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 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 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 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 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 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人民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
该剧通过叙述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大时代, 以市民社会人物的日常言行和家长里短中所体现出的味道, 表现生活的真实 。
老舍一生长篇小说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