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陈皮的制作方法 什么桔子皮可做陈皮


正宗陈皮的制作方法 什么桔子皮可做陈皮

文章插图
橙子皮”肥厚, 但做成陈皮是真的“不香”
我国常见的橙子有冰糖橙、红肉脐橙、新奇士橙、夏橙, 产地遍布大江南北, 也是我们日常接触非常多的水果之一 。 于是有人会问我们常见的橙子皮, 跟陈皮没什么关系?只是普通话里 “橙cheng” 和 “陈chen” 十分相似, 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会以为“陈皮”是“橙皮” 。
当然, 橙子也是芸香科植物(包括柑橘类植物水果)的果实, 表皮也大多都含有一种叫“橙皮甙”的物质, 也称“陈皮甙”、“桔皮甙”、“橙皮苷”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化学物质的叫法也令人们混淆了“橙皮”和“陈皮” 。 而橙皮苷目前也是作为鉴别陈皮的一种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苷类物质通过氧化陈化可以转变为陈皮的药效成分 。
所以, 橙皮又称在中药中称为”黄果皮“,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可作为健胃剂 。 橙皮很早就是中药的一种, 味辛微苦, 入脾、肺二经, 治咳嗽化痰 。 橙子皮虽然不作为”陈皮“的原材料, 但并不代表其没有用途 。 在西餐料理中, 就常有以橙子皮为烹饪的调味料, 一般以鲜橙子皮碎为腌制时使用, 可以起到祛腥的作用 。
结论:按照生物学上看, 橙皮的从化学成分和元素上是可以被做成“陈皮”, 但由于橙皮的挥发油含量不多, 而且内囊厚实, 不方便陈化, 也容易导致虫蛀, 即使晒干了做成“陈皮”也只有陈皮的样子, 实际上没有陈皮独特的香味和功效 。
橘子皮就是陈皮吗?也不对!
【正宗陈皮的制作方法 什么桔子皮可做陈皮】上文中提及的古时药典中有“橘”, 其实在古汉语的用法和含义中, “橘”是对各种柑橘类水果的总称 。 这不难理解, 在语文课上读过文言文的朋友相信都会记得古人说话, 能一个字表达绝对不会使用两个, 加上古代水果的品种也没有现代的零头, 因此出现了“以橘概全”的文字记录 。
而现代单字中的“橘”字, 也并不代表某种水果, 而“柑橘”则是对柑橘类水果的统称 。 当我们使用橘子时, 一般会加上“XX橘”, 例如砂糖橘等用法进行特指 。 所以说“橘皮”就是“陈皮”, 在字面上只是古代说法和现代说法不同罢了 。
结论:古书药典的“橘皮”就是“柑皮”, 也就是“陈皮”, 但现在特指的“橘子皮”, 不作为特指陈皮的原材料 。
“橘桔”不分家, 那么“桔子皮”也不能算陈皮吗?
“桔”字有两个读音, 作“jié”时为桔梗, 是一种浅蓝色的“花”;读作“jú”的时候为“橘子”的俗称, 也是一种大众化的口头说法, 例如常见的金桔、年桔等等, 也在民间有“吉利”的谐音, 指小型柑橘的水果 。 而在粤语中, “橘”和“桔”的读音都是一样的, 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搞不清“橘皮”和“桔皮”的区别 。
但一般来说, 在南方还是北方, 都没有“桔皮”的说法 。 同时, 因为体型迷你的橘子(桔子)皮的实在是太小且薄, 虽然在成分上跟柑皮有类似, 但对于剥皮翻晒等环节来说, 难以进行加工, 也容易破碎, 所以在新皮的产业链条上, 没有用橘皮进行加工陈化的需求 。
目前以橘子皮为陈皮制作的, 大多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家庭自用, 也是常见的烹饪调味品 。 对于“橘桔柑橙”等等, 由于各地方言和习惯的称呼不同, 有些常见柑橘的名称常被混淆——温州蜜柑, 有时会被称为无核橘、甜橘;四川的锦橙因果形长圆, 在很多地区也被称为“鹅蛋柑”;新会茶枝柑移植到粤西或者广西地区就会变成大红柑, 口味由酸变甜;脐橙在很多地方又被贡橙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