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苏格拉底是谁,苏格拉底高情商( 三 )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 。 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 。 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 。 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 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 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 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 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 辩证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推荐阅读